东南亚钢铁产量持续增长伴随碳排放攀升

2024-06-13   来源:中联钢

在2024年5月13日举行的SEAISI会议上,东南亚钢铁协会秘书长Yeoh Wee Jin详细剖析了该地区钢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。他指出,尽管全球范围内脱碳呼声日益高涨,但预计东南亚地区的高炉(BF-BOF)炼钢方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,并带动钢铁产量显著增长。这一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碳排放量的大幅攀升,成为业内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。

据Yeoh Wee Jin预测,到2030年,东南亚地区的BF-BOF产能将达到9200万吨,占粗钢产能的近60%。这一数字的增长在体现了该地区钢铁产业发展的同时,也凸显了碳排放问题在钢铁行业中的严峻性。

会议中,来自SMS集团、达涅利和普锐特冶金技术公司的代表表示,由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供应紧张,高炉在未来至少五十年内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。这意味着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仍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。

此外,会议还讨论了东南亚地区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。尽管东盟地区的钢铁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,但由于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钢铁生产力和相关产业仍在不断扩大,因此产能过剩的风险仍然存在。

东南亚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该地区粗钢产能为7810万吨,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.825亿吨。其中,新增的产能主要来自越南台塑河静钢铁公司、印尼德信钢铁公司和马来西亚东方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。

然而,在钢铁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,如何降低碳排放量、实现绿色生产成为摆在东南亚钢铁行业面前的一大难题。业内专家表示,提高出口量是缓解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,但受制于欧洲等地的碳边境调整机制,东南亚钢铁出口面临诸多挑战。

目前,许多钢铁制造商正在积极投资绿色技术,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。然而,这些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,且成本较高,因此市场推广难度较大。

综合来看,东南亚钢铁产量的持续增长将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但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等环保问题。

关闭

欢迎关注

中联钢联合钢铁网

微信公众号